06Cr19Ni10不锈钢管作为中国国家标准(GB/T 20878)中的常见牌号,其国际对应关系及相近牌号构成了材料选择的重要参考体系。
06Cr19Ni10不锈钢在全球主要标准体系中的对应关系及衍生牌号:
1.美国ASTM标准
304(UNS S30400):与06Cr19Ni10化学成分完全一致,碳含量≤0.08%,铬18-20%,镍8-10.5%。
304L(S30403):低碳版本(C≤0.03%),专为焊接后无法固溶处理的场景设计,抗晶间腐蚀性能更优。
2.日本JIS标准
SUS304:通用奥氏体不锈钢,成分与06Cr19Ni10相同,但表面光洁度分级更细(如No.4、BA等)。
SUS304L:对应304L,用于化工设备焊接部件。
3.欧洲EN标准
1.4301(X5CrNi18-10):基础牌号,力学性能要求严格(抗拉强度≥520MPa)。
1.4307(X2CrNi18-9):低碳版,相当于304L,核工业常用。
4.俄罗斯标准
03X18H10:传统命名法("X"为铬,"H"为镍),成分与06Cr19Ni10一致。
5.衍生牌号
06Cr19Ni10N(SUS304N1):添加氮(0.10%-0.25%),屈服强度提升至≥240MPa,适用于高强度场景。
022Cr19Ni10(304L):超低碳设计,解决焊接热影响区腐蚀问题。
06Cr17Ni12Mo2(316):添加钼(2%-3%),耐氯化物腐蚀,用于海水淡化设备。
这些牌号虽基础成分相似,但通过微量元素调整(如碳、氮、钼)实现了性能的定向优化,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工况选择。